公司动态

从有机农业的今天看未来

来源:admin时间:2022/2/19 9:44:20 公司动态

 首先,我们看看有机农业的今天,从这个表中的 8 个指标来看,其中有两个指标跟我们中国有关系。

1 个指标就是有机农地的面积,我们达到了302 万公顷,排在世界第3 位。其他关于有机农地的占比、野生采集、有机生产者、有机营业额、人均消费等等我们都榜上无名。但是最后制定法律的国家包括中国。我国在2005 年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了我国的有机产品标准GBT/T19630.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了30 年,它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民间到政府的过程,为世界有机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我们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所以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这30 年来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首先我们看美国,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特点:国家强。虽然有机产品面积只有 203 万公顷,中国是302 万公顷,中国的有机种植面积是美国的1.48 倍。但是从有机消费市场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消费市场,每年的销售额大约在451.9 亿美元。而中国的消费额大概只有85.9 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19%,也就是接近1/5。从面积和市场2 个因素综合起来,差距大概是8 倍。
所以大家看,为什么我们的规模跟市场的销售额不成比例呢?美国有机产品市场主要是连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天然有机食品连锁零售商,2012 年末拥有店铺 335家,年销售额 117 亿美元,是美国高端产品市场的代表。再加上其他的超市,美国一共大约有 1200 多家有机产品超市,形成了庞大的市场群体和强大的零售能力。因此美国是生产和市场同步发展的国家。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欧洲,以丹麦为例,丹麦有机食品的特征概括为美味格调有态度。丹麦有机产品的特点,总结出的7 个最:
1. 最早:1982 年,丹麦超市卖出了第一根有机胡萝卜。1987 年,丹麦正式立法管理有机食品生产。1989 年,首个有机食品国家认证标志在丹麦诞生。丹麦是全世界最早立法规范有机产品的国度。
2. 最大:来自丹麦的奶制品企业ARLA 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奶制品供应商,享有“最天然的牛奶的美誉。ARLA 是丹麦 MD Foods 和瑞典ARLA 两家乳品合作社企业于2000 年4 月17 日正式合并而成为欧洲最大的乳品集团,总部位于哥本哈根,也是全球最大的有机乳品生产商,是丹麦奶的代表。
3. 最安全:清洁的空气、洁净的地下水、干净的湖泊和河流以及未受污染的土壤都是有机农业开发的基础。丹麦是全球公认的环保先驱,这个国家没有受到重工业和化工行业、采矿业的污染。2012 年底,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布的年度《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指出,丹麦名列全球食品最安全国家行列。
4. 最严格:丹麦的有机食品标准被称为欧洲最严,所有在丹麦销售的有机食品必须拥有欧盟和丹麦的双重认证。
5. 最丰富:有机产品的技术要求高,然而丹麦的研发技术已经能支撑丰富的农产品种类:丹麦有机产品里排名前三位的是燕麦(43%),牛奶(30%)和果汁,而养猪王国的“有机猪肉也是领先世界的。在丹麦,每人每年平均会花1429 丹麦克朗用于购买有机食品。
6. 最透明:丹麦国家管控有机认证标志 Stats Kontrolleret Økologisk,简称Ø-Label,其外形就是有机一词Økologisk 的首字母。约9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了解有机认证标志,其中又有90%表示他们十分信 任这一认证。
7. 最先锋:丹麦食品、农业和渔业部正在推行《2020 有机食品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丹麦的有机农业总产值要增长1 倍;让有机食品在公共食品消费领域的比重达到60%;将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的食堂变成“有机食堂并提供560 万克朗(约合人民币597万元)专项资金。

看一下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在这30 年的历程中,我们是走在强和富的路上。中国有机产品的数据来自于认证机构的统计数据,因此认证的数量、认证的规模、认证的品种等等就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有机产品的一个窗口。
在中国有机产业发展30 年里,人们对有机产品的认识程度和认识角度都不同,    因此也存在着不少的争论点。争论的焦点首先是食品安全:中国的食品安全主要集中在化学污染,也就是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等等。但是在国际上,食品安全的污染主要集中在生物污染,因为在国际上曾出现了一些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疾病或者死亡事件,所以有些人就认为有机食品是不安全的。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从产量的角度:因为在有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产量降低的普遍现象,因此有些学者把碳排放和产量与种植面积的关系做一个等同性比较,得到的结论是由于有机产品产量低,种植面积就要加大,就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增剧温室效应。
  当然这两个焦点都有它的一些依据,但是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产量都不是有机农业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实中我们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从事有机生产的企业生存都非常困难,总结一下有5 点:
1. 死于乡土社会的隐形成本——偷,处理好关系(三长:乡长、村长和所长)。2. 死于用工厂的思维来管农业。3. 死于对有机农业的错误理解。4. 死于资金链断裂。5. 死于没有市场。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对有机发展的政策也进行了一些调整,特别是关于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的清理工作,其核心是清理和限制有机产品地方标准的申报和制定。这从某种程度上说制约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因为现在的国家标准它是认证标准不是技术规范,有机生产要以当地的天时、地利结合在一起,要从地方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真正的指导价值的是地方标准而不是国家标准。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有机从业者要重新思考和审视有机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我们的关注点:
1. 重新审视有机的优缺点。2. 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一致(目录)。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三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转化率)。
首先我们要清醒地面对现实。现实状况是什么呢?有机要立足于良好的土壤质量、正确的发展理念和丰富的有机农业技术。但是现在呢?由于近30 年来农业以高产为目标,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由于有机是以认证为开端,认证的目的是为市场服务,所以大家以经济作为发展有机农业的一个出发点。再加上有机农业在这30 年的快速发展中,只重视规模的扩大,成熟的有机技术很少。
  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踏踏实实静下来,把我们的土地管理好,把我们的土壤有机质培养起来。生产优质的产品让我们消费者信得过,要生产优质的产品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
  其次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  2017  年开始中央 1 号文件就提出支持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在2015 年的 9 月 21 号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总体方案第46 条,将有机农业列入了绿色发展的 7 个方面。即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政策。
脚踏实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人们对有机农业普遍缺乏的是信任,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严格管理,坚持有机种植的过程,让更多的人逐渐信任有机。

有机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机大有作为
不管从国外的《自然》杂志还是国内的研究,都觉得有机农业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它体现了农业与环境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尽管有机农业系统的产量低于常规农业10%—20%,但在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都超过常规农业。
更在提供营养、适应气候变化、增进土壤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就业和创造新的经济模式等方面有着积极表现。“没有哪个单一农业系统可以喂饱全世界人口,将有机农业和其他各种创新的农业体系(比如保护性耕作、混农林业等)结合起来,才能对抗未来的粮食问题和生态系统安全问题。
一亿亩是我们有竞争力的目标和奋斗目标。规模大了各方面的价值都大了!价值大了关注人就更多了!关注人多了,就会引起重视!有机真的有希望了!
要实现我们一亿亩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 巩固现有的有机规模,把有机做得更加扎实, 不要浮夸、不要讲故事;有机规模太小,不能体现有机农业的环保价值——把环保当作挡箭牌,挡不住子弹的。
2. 发展特色产业:有机不适合全面开花,涉及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品尽量少做(如粮棉油)。
3. 应用好全程管理技术:生产过程要透明,要完整。
4. 减少外来投入,特别是生物农药,生产投入品评估不要走过场。
5. 发展有机生产规模,特别是草食畜发展,像澳大利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不会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规模就体现不出环境的价值, 没有规模就体现不出有机对双减的贡献。
但是路很长,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的路径是一个逻辑斯蒂曲线,它要经过排斥期、对抗期和融合期三个过程,我们现在处的阶段应该属于排斥期,这个时候消费者的想法跟生产者的想法不一致,所以本身需要一个理性的市场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生产者生产好产品,消费者用心品鉴有机产品。
未来的有机农业格局是一个综合产业,汇聚基础产业、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服务产业,产业带动产品,促进乡村振兴,在完善的农业技术保障的前提条件下加上市场的监督管理,有机农业必将成为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人吃过有机产品不是梦想!